首页 > 骨科 > 双鲸药业维生素D滴剂 > 佝偻病
核心提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而致骨骼改变的小儿常见病。临床以非特异性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及骨骼改变为特征。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并发肺炎、腹泻等疾病,本病屑中医“五迟”、“五软”范畴。
[临床表现]
早期多汗,易激惹,夜惊,睡眠不安,枕秃,烦躁。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出牙晚,囟门迟闭,颅缝发软,方颅,枕骨有“乒乓球”感,胸部出现肋骨“申珠”,肋缘外翻,形成“郝氏沟”、“鸡胸"、漏斗胸及脊柱侧弯、龟背等。四肢出现“手镯”、 “脚镯”样改变,“K”,型腿、“o”型腿等。可伴有相应肌肉松弛、蛙腹,手足无力,坐、立、行走时间后延等表现。严重可并发骨折、贫血等。
根据病情一般分为:轻度,方颅、轻度串珠、郝氏沟,o型腿两足并拢膝关节间距《3em;中度,颅骨软化、明显郝氏沟、串珠,o型腿两膝间距3-6cm之间,X型腿两踝间距>3cm;重度,鸡胸、龟背,明显手、脚镯,运动生理功能受限以及影响步态的。型腿和x型腮。
[诊断]
1.有维生素D缺乏史,如孕妇接受日用少,饮食中缺乏维生素D,小儿户外活动少,辅食添加不及时,患有肠道疾病、肝肾疾病等。
2.临床症状、体征(以精神神经症 状和骨骼改变体征为主)。
3.相关实验室检查:血25羟D3(25~OHD3)水平下降,血钙、磷降低。
4.X线:长骨干骺端增宽,呈杯口样变形,杯口加深,骨小粱稀疏呈网状,皮质变薄。
5.本病应与肾性佝偻病鉴别:后者有肾脏病史,血清钙下降,血清磷显著升高。维生素D治疗一般无效,1,25二羟D3(1,25(oH)2D3)治疗效果显著。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重症多用突击疗法
①注射法:先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推,每日1次,连续3天后,予维生素D3 30万单位或维生素D2 40万单位肌注1次,然后口服钙片(元素钙O.2g/日)1、2个月。
②口服法:口服10%氯化钙3天后,口服维生素D2 3万单位/日,连服l周,以后每日400单位维持。
(2)轻中度:口服维生素D3000、5000单位/g,连用1个月,同时服元素钙O.2g/日。
(3)预防用药:妊娠后3个月及新生儿出生2周后口服维生素1)400单位/日,并适当添加钙剂或含钙食品。
2.中医药治疗
(1)脾气虚弱:多汗、夜惊、夜啼,肌肉松弛,枕秃,发黄稀疏,骨骼改变不明显,舌淡苔黄白腻或花剥,脉细弱。
治疗:健脾益气。
方药:黄芪、党参、白术、茯神、山药、当归、远志、莲子肉各10克,炙甘草、砂仁各3克。
(2)肾精亏损:骨骼改变,精神萎弱,手足发软,发育减慢.出牙延迟,反应迟钝。
治疗:补肾填精。
方药: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乌梅肉、枸杞子、川断、鹿茸、菟丝子、五味子各10克,生龙牡(先煎)20克,凤凰衣6克。中成药:龙牡壮骨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预防与调养]
1.孕期妇女多接受日照,合理饮食,怀孕后期注意补充维生素D。
2.新生儿、婴儿多到户外晒太阳,及时添加辅食。
3.积极治疗各种感染、消化系统、肝肾系统疾病。
4.对有骨骼改变的患儿多加看护,避免意外伤害引起骨折,防止受凉受风。
(责任编辑:王杨)
所谓“慢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常见的慢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这类疾病具有病程长、起病隐匿的特点,而且常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