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心脏病

2023-08-09 22:29:4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心脏病可采取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抗心力衰竭药物等治疗措施。

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心脏病可采取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抗心力衰竭药物等治疗措施。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合成来减少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萘普生等。 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急性期症状缓解,如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痛。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迅速控制急性的炎症反应。其机制主要是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环氧化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急性发作,如心脏瓣膜病变导致的心脏功能不全。

3.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可以调节机体的自身免疫应答,降低对心脏内膜的攻击频率和强度。例如环磷酰胺可干扰DNA合成,甲氨蝶呤能抑制细胞增殖。 适合于控制慢性进展性疾病状态下的自身免疫损伤,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心肌损害。

4.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针对特定的细胞因子或信号通路分子发挥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和针对性。例如依那西普是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利妥昔单抗能特异性清除B淋巴细胞。 适应于因遗传易感性高而难以用传统手段控制的患者群体,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房颤患者。

5.抗心力衰竭药物

抗心力衰竭药物通过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延缓心室重构过程。例如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以减慢心跳、降低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则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 适用于存在心力衰竭风险或已经患有该病的患者,以预防或管理病情恶化。

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及血液学异常。建议定期评估疾病活动度,并根据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名医谈心第13期:感冒发烧老治不好 警惕风湿性心脏病缠身

名医谈心第13期: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有资料显示,在风心病患者中,近七成患者起病时不知自己患有风心病,他们常把发病时的发热、乏力等症状误认为是一般的感冒发烧,等出现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病变后才察觉。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