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又称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科雷氏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6.7%~11%,占腕部骨折的48.37%,为常见骨折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临床上多见于高龄人,且女性多于男性。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其发病机制是:人体在跌倒时前臂旋前,腕关节呈背伸位,前臂纵轴与地面成60°以内夹角,手掌小鱼际部位着地,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在桡骨远端的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约2~3厘米的范围内遭受剪力而发生骨折。其临床表现是:手腕部肿胀、疼痛与压痛,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可触及骨擦音和骨异常活动,骨折移位明显者手腕部呈“餐叉状”畸形。X线检查显示:在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2~3cm以内的部位可观察到骨折线,骨折线多由前下斜向后上或为横形,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掌倾角、尺倾角变小或消失。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副主任中医师万富安在继承传统的洛阳正骨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采用洛阳正骨牵引、托提、掌屈、尺偏、内旋五联正骨手法整复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收到了良好疗效。具体手法为: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肢屈肘90°,前臂呈旋前位,手掌向下,由助手牢牢固定患者前臂中段,术者用双手拇指重叠后压在患者桡骨远折端背侧,其余四指托于桡骨近折端掌侧,大小鱼际部环握患肢远折段及腕手部。首先牵引1~2分钟以纠正重叠移位,之后,在维持牵引力的情况下,托提患处近折端向后并按压远折端向前,紧接着依次进行掌屈、尺偏、内旋患肢远折段及腕手部的正骨手法,既可使骨折复位,同时恢复满意的掌倾角和尺倾角,达到理想的对位对线效果。
洛阳正骨五联法符合“逆骨折移位机制”、“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等正骨大法,是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发病机制的逆过程。操作时应当注意:对患肢的牵引要充分以防局部骨质压缩,在牵引过程中若术者手部发生滑移时应迅速更正位置,五联法要一气呵成、连续稳妥,不可多次反复以免矫枉过正,或造成骨折端压缩、软化而失去支撑和稳定作用。
更多骨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骨科频道——中国第一骨科门户
(实习编辑:吴春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