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女性作为高危人群,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不仅中老年女性“早检测”“早治疗”,年轻女性、上班族也要“早预防”,让自己的峰值骨量达到较高水平并得以很好的维护,延缓和抵御骨密度的流失。
骨质疏松女性更多见
73岁的张大妈一个喷嚏,代价竟是断掉两根肋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质疏松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朱汉民教授指出,这就是典型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背痛、驼背、身高缩短、频繁抽筋等,其实都是骨骼疏松的症状,但许多人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据《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显示,我国5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6944万人,其中女性约为男性的3倍。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年轻时的骨峰值越高,又维护得好,则日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就越低。而女性的峰值骨量低于男性,加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所以骨质疏松症在女性中较男性更为多见。朱汉民教授解释说,骨质疏松症是隐秘的慢性病,常常悄然来袭,50%的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患者在跌倒、提重物以及受到轻微创伤时就容易发生“脆性骨折”。
建议适时检测骨密度
尽管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但公众的重视程度和就诊情况堪忧。来自上海的统计显示,髋部骨折的2000多例患者中,仅3%的患者接受了骨密度检查,仅有15.8%的女性及10.7%的男性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很多老年人以为骨质疏松和白头发、老花眼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老年病”。朱汉民教授强调,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骨质疏松可防可治,只要做到“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9字口诀,就能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通常,骨质密度在30到35岁左右时达到骨峰值,之后便会因钙质流失而开始下降,尤其以女性的下降速度更为明显。朱汉民教授建议,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适时检测骨密度,绝经后的妇女更应该重视此项检查。
维生素D是钙“搬运工”
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骨头汤、晒太阳或吃钙片等就够了吗?朱汉民建议,患者应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接受检测,加上有效的药物干预,补充抗骨质疏松药物与维生素D,才可达到治疗的目标。朱汉民教授表示,维持体内维生素D水平正常是防治骨松的基础措施,维生素D能够把人体摄入的钙“搬运”到骨骼中。
此外,患者还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不过度节食减肥,均衡膳食,循序渐进运动,如坚持常速的步行、练太极、骑自行车。
(责任编辑:卜瑞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四肢长骨干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大段骨缺损、各种急性和慢性骨髓炎、骨感染的治疗;骨折畸形愈合、骨折成角以及先天性肢体畸形(肘外翻、膝内翻、膝外翻、马蹄内翻足、高弓足、脚趾短小,脚踝畸形)的矫正;各种肢体不等长的肢体延长手术(骨延长、肢体均衡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移植修复与手部功能重建。此外,对足踝部创伤后遗症如跟骨陈旧骨折、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疑难距骨坏死Chopart及Lisfranc关节陈旧损伤的治疗也有深入的研究
擅长领域:脊柱外科,尤其擅长各种脊柱畸形(脊柱侧凸、后凸、半椎体畸形、强直性脊柱炎)和脊柱肿瘤的诊治。Spinal surgery, especially spinal deformity (scoliosis, kyphosis, hemivertebra deformity,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inal tumors.
擅长领域:脊柱肿瘤、颈椎病(脊髓型 神经根型)、腰椎疾患(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